金屬鋁行業再掀波瀾,令A股鋁板塊“振奮”。截至12月23日收盤,“鋁茅”中國鋁業、焦作萬方漲停,云鋁股份、明泰鋁業、和勝股份等紛紛跟漲。期貨市場上,截至23日下午收盤,滬鋁主力合約周漲幅超過4%。
消息面上,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12月23日成立,中國鋁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其股份。而在海外,歐洲能源危機持續發酵,令多家鋁冶煉巨頭減產、停產,歐洲電解鋁開工情況正處于年內低點。
歐洲鋁行業驚現“減產潮”、“停產潮”
歐洲最大的鋁冶煉廠——法國敦刻爾克鋁業公司近期宣布,因電價飆升,將削減鋁產量。該消息為鋁價提供了一劑“強心劑”。截至北京時間12月23日19時,LME鋁周漲幅超過4%。
法國敦刻爾克鋁業公司表示,為應對電價飆升,公司在過去兩周限制了鋁的生產。公司工會代表勞倫特·吉拉特(Laurent Geeraert)表示,約3%的公司產能已得到削減。由于電價飆升,自11月初以來,公司已虧損約2000萬歐元。如果電價繼續保持在極高水平,公司的產量可能需要進一步削減。
勞倫特·吉拉特表示,產量是否會進一步削減,取決于工廠履行供貨合同的需求。工廠關閉和重新啟動冶煉裝置的成本很高。
法國敦刻爾克鋁業公司并非歐洲唯一一家因電價飆升而經營困難的鋁冶煉企業。隨著歐洲能源危機的持續發酵,歐洲鋁企陷入了“減產潮”、“關停潮”。
羅馬尼亞煉鋁巨頭阿爾勒斯拉蒂納(Alro Slatina,以下簡稱:Alro)是歐洲最大的一體化鋁生產商之一。12月23日,Alro內部工會主席康斯坦丁·波佩斯庫對外媒表示,公司正面臨著能源價格高昂、能源匱乏等難題。工廠計劃暫停運營,目前正在逐步減產中。
此外,黑山鋁企Kombinat Aluminijuma Podgorica也在近期宣布停產。歐洲大型原鋁生產商特里梅特鋁業集團(Trimet Aluminium)旗下的Voerde和Hamburg冶煉廠也開啟了減產進程。
據上海有色網研究團隊統計,當前,西歐電解鋁產能約為500萬噸,占全球總產能6%。11月末西歐電解鋁運行年化產能約326萬噸,平均開工率為65.2%,整體開工率處于年內低點。
歐洲能源危機或將繼續發酵
歐洲煉鋁巨頭紛紛“斷臂自?!?,其根源仍在于歐洲能源危機。近期,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進一步縮減,加劇了歐洲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
“亞馬爾-歐洲管道”是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主要管道之一。金聯創提供的數據顯示,12月18日以來,俄羅斯通過“亞馬爾-歐洲管道”輸往德國的氣量持續下降;至12月21日,輸氣完全停止。與此同時,通過烏克蘭/斯洛伐克邊境Velke Kapusany入口的天然氣流量也減少了約500萬立方米。
“俄羅斯對歐洲的天然氣減供,加劇了歐洲能源供應緊張的局面。截至12月20日,歐洲天然氣庫存僅剩59%。隨著寒冷氣溫的逼近,歐洲將加快庫存消耗,天然氣價格仍有上漲的空間。”金聯創天然氣分析師呂娜告訴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
除此之外,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另一個重量級項目——“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的認證工作再度受阻。
德國能源監管機構聯邦網絡管理局12月16日表示,對“北溪2號”項目的認證工作尚未重啟,因此該管道的正式運營時間還將推遲至少數月。德國外交部表示,由于不符合歐盟能源法規,“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不可能獲批。
受此影響,歐洲天然氣價格和電價再度出現暴漲。金聯創數據顯示,12月20日歐洲的天然氣和電價漲幅均超了20%,基準荷蘭天然氣期貨價格飆升至160.5歐元/兆瓦時,接近10月6日162.13歐元的最高紀錄。明年交付的德國電價一度飆升6.4%,至269歐元/兆瓦時。
上海有色網研究團隊表示,本周歐洲大部地區氣溫降至零攝氏度以下,能源危機將進一步惡化。今年歐洲天然氣價格已飆升了約6倍,此前一度暴漲10倍。能源價格飆升也導致了歐洲通脹水平大幅飆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