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新材料集團準備研究一款新型的鋁合金產品。由于涉及到工藝參數的質量控制問題,他們需要對其材料的硬度進行精準把控。巴氏硬度檢測方法是檢測軟質金屬硬度的重要方法,也是目前國際組織之間較為認可的檢測方法。該集團負責人找到我們時想以技術咨詢的合作方式,要求我們制定一套完整的金屬材料的巴氏硬度檢測方案。由于該方案具有典型的普遍性,我們在此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一下。
一、了解檢測需求
在充分溝通以后,我們了解到該集團對金屬材料的巴氏硬度測定方法不甚了解。之前他們的技術工程師一直都是參考的GB/T 3854規定的方法來檢測,不過GB/T 3854規定的增強塑料材料的檢測方法,在硬度計的校準問題上總是不能達到他們的要求。此外,他們還需要通過間接檢驗的方式,對金屬量值溯源,也就是可以根據GB/T 4340. 3—2012中第5章的規定,采用標準塊在標準維氏硬度機上先標定出其維氏硬度值(HV) , 然后再通過換算表,計算出巴氏硬度值(HBa) 。
二、參考資料分析
其實,巴氏硬度確實在玻璃鋼產品檢測中較為常見。因此目前可供參考的國家標準也只有GB/T 3854-2005《纖維增強塑料巴氏 (巴柯爾) 硬度試驗方法》一項標準,但是該標準主要是用來測定類似玻璃鋼制品的增強塑料的巴氏硬度。雖然規定了非增強塑料及其制品也可參考該標準執行,但是如果巴氏硬度少于20的材料則不適用該標準。
三、問題難點分析
根據該集團的需求,我們梳理總結到了三點:
1.鋁合金等金屬材料的巴氏硬度沒有明確參考標準。
2.鋁合金采用硬度計直接測定方法,硬度計如何檢驗及校準?
3.采用間接維氏硬度換算巴氏硬度,應該如何檢測?
四、解決方案
1.對于鋁合金等軟質金屬材料的巴氏硬度測定方法,直接檢驗的話,可供參考還是要以GB/T 3854給出的方法作為參考。間接檢驗可以參考GB/T 4340. 3的給出的方法進行檢測。
2.巴氏硬度直接檢驗時,溫度要求一般需要在(10~35) ℃之間進行。重點的硬度計檢測及校準方案如下
(1)檢測方案
檢測前,硬度計調校法方法如下:
a)施加試驗力時,壓針的移動靈活,無摩擦及卡滯現象;
b)模擬式指示裝置的指針靈敏,無跳動和卡滯現象,數字式指示裝置的顯示清晰、完整、連續和穩定;
c)壓針尖端位于壓針筒小孔的中心,無目視可見的偏移;
d)將硬度計放置在磨平的鋼板上,平穩地對機架施加壓力,將壓針伸出部分全部壓入壓針筒內,
使壓針筒底面緊壓在鋼板上時,壓針筒底面與鋼板之間無可見的光隙。
(2)校準方案
a)鋼板:校準的項目主要是測量范圍上限值,要求為寸為(150×150×10) mm, 試驗面的平面度不大于 0.01 mm, 試驗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0.3 μm, 硬度值不低于 60 HRC。
b)數顯千分尺、 專用夾具:校準的項目為測量指示裝置。要求為測量范圍(0~25) mm;分度值不大于 0.001 mm。
c)工具顯微鏡:校準的項目為壓針圓錐角和壓針頂端平面直徑。要求為測角最大允許誤差: ±1′;測長最大允許誤差: ±5μm。
d)表面粗糙度比較樣塊:校準的項目為壓針表面粗糙度 ,要求為實測值與標稱值的最大允許偏差: +12%~
-17%
e)維氏硬度計( HV1) :校準的項目為壓針硬,要求為硬度示值最大允許誤差: ±5%
d)標準巴氏硬度塊 :校準的項目為硬度計示值誤差及示值重復性,要求為如下表
3.巴氏硬度間接換算法理論上需要在完成直接檢驗以后才能進行,而且間接檢驗周期不應該超過12個月。間接檢驗的重點就是標準塊的制造以及換算表,具體介紹如下
(1)標準塊
間接檢驗用的標準塊,必須要求具有均質性、 組織穩定性和硬度的均勻性。這里分兩點,一點是標準塊要滿足貴的幾何尺寸及技術要求,第二點是標準塊要滿足硬度范圍和硬度均勻度的要求。
a)幾何尺寸及技術要求
b)硬度范圍和硬度均勻度
(2)換算表
上面,我們也說了,采用維氏硬度間接檢驗方法依據GB/T 4340. 3—2012中第5章的規定檢測即可。其中最關鍵的換算表,具體參考如下
六、方案反饋
目前,金屬材料巴氏硬度的測定難點主要集中在硬度計的檢測及校準,標準塊標定這兩點問題上。該方案很好的將這兩個問題進行了闡明??蛻粼谑盏椒桨笗r,也表示極度認可。